原載於:http://hou26.org/zeta/golden2004.htm
(欲分享請直接連結上列無廣告原址)
每個人心中都有最美好的年代,但黃金時代是否只是被復古主義所粉飾的假象呢?如果目送一個時代遠去、碎裂,該是何等惆悵?記一下自二○○四到二○一四年在金馬看的「黃金時代」電影——能不被俗事纏身,自由看電影的這十年,或許也是我的黃金時代。
如果在戰間期,一個間諜……
不知道該說幸還是不幸,我初次看侯麥(Eric Rohmer)作品就遇上《花都無間》(Triple Agent, 2004)。
打開維基條目教育人說「美好年代」(Belle Époque)指的是一八七一年到一戰爆發前夕的歐洲,難免會被嗔怪為多事、愛掉書袋。因為就如同伍迪艾倫在《午夜.巴黎》(Midnight in Paris, 2011)所示,若要論美好,戰間期是今天許多人心中的第一。那是個充滿試驗性的年代,最瘋狂的年代,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年代……
同樣是戰間期,若說楚浮的《夏日單車》是大眾化的人生悲喜劇,那麼侯麥《花都無間》就是小資氛圍、步調悠緩的懷舊戲筆。
侯麥愉快地與自己遊戲,他絲毫不在意觀眾想不想看、能不能理解這部片的背景。那是一九三六年戰前寧靜的巴黎,巷弄間平凡無奇的生活,卻是蘇聯與白軍的角力場──侯麥並未直接探究法國二戰傷痕,卻選了這個青黃不接的時間點,讓劇中人在針鋒相對的話語中帶點戲謔地嘲笑畢卡索及康丁斯基、馬列維奇,談著罷工、共黨與西班牙內戰,並不時穿插黑白片段,試圖重述歷史,塑造一種懷繞那個時代的氣氛,敘述只有知識份子感興趣的陳年舊事。
整部片子在講間諜,卻是個小資得很的間諜。在巴黎小巷間始終沒有動作大場面,或香豔刺激床戲;不到十個演員以閒適的語速說著永遠講不完的台詞,而配樂又是那樣少,少得幾乎只有黑白片段才有,予人觀賞舞台劇之感──於是我想像在電影院商業放映的情景:當間諜大叔與他漂亮的藝術家老婆不斷交談,觀眾席上鐵定有人睡著。
這部電影令我想起慣用大量對話架構故事的《貓頭鷹恩仇錄》作者亞倫加納(Alan Garner),一直到數年之後,我在學校咖啡館看著侯麥的DVD,才發現碎嘴是他作品的常態。
其實,初看時我懷疑一九二○年出生的侯麥根本是藉這部片重建一九三六年的巴黎小巷,追索十六歲的青春──或許這些人物都只是十六歲少年的幻想,在那布爾喬亞的午後……
威瑪時代的夭折青春
二○○四年,我在金馬影展看了德國導演阿希姆.馮.波希斯(Achim von Borries)的作品《少年根特的煩惱》(Was nützt die Liebe in Gedanken, 2004;官網),這是那年觀眾票選數一數二高的電影。背景是一九二七年,一個中產階級的度假別墅裡。輕快的爵士樂和明亮的色調,夏日的鄉間小路、火車最末節車廂看得見不斷延伸的閃亮軌道、在草地上躺下來陽光會從樹葉間散落——在冬天看這部電影,誰都會想跳進暑假裡。然而這部電影開頭就是主角之一的保羅受警察盤問,回憶起根特在火車上對自己亮槍,後來那把槍奪走了兩條人命!
根特與妹妹海蒂趁父母不在家,找來一群同學好友在湖畔小屋開party。他們穿著明亮的夏裝,喝著酒,玩著遊戲,沒有想到這是憾事將發生的前奏。愛寫詩的保羅愛著海蒂,海蒂卻愛漢斯,更糟糕的是根特也愛漢斯!party中,根特吻了漢斯,卻又從妹妹與漢斯的親密舉動中得知他們相愛,而保羅竟然和喜歡自己的海蒂好友艾莉發生關係……海蒂不知道哥哥和保羅成立了自殺會,如果所愛得不到回應,就要終結橫刀奪愛者並自殺。
離開鄉間小屋回到都市後,來不及成年的根特,在那一觸即發的崩潰中,射殺了自己愛慕的、妹妹的情人漢斯。本來按計畫,保羅應該殺了根特與海蒂再自殺的。然而根特卻在漢斯倒地後就舉槍自盡了,保羅沒有出手,他上了法庭。
那年金馬影展這部電影之所以這麼受歡迎,大約與金馬影展的主力觀眾群有關——大凡全臺北的文科大學生沒到金馬影展混一下,就好像沒在臺北上過學一樣。真的!就算只看一部也好。《少年根特的煩惱》那種在青春中崩潰的氛圍,跟我們下個月、下下個月就要繳期末報告、考期末考的狀態太契合了(金馬影展多在十一月舉行)。
然而《少年根特的煩惱》既不是探討性傾向的性別平權電影,也不是告誡孩子莫趁爹娘不在家亂開趴的少年成長電影,更不是「多想一分鐘你可以不必死」的反自殺宣傳影片。片尾那一大張字卡就告訴觀眾了,根特與保羅的故事是真實的,史稱「施特格里茨學生悲劇」(Steglitzer Schülertragödie),是威瑪時代德國的一大新聞,戰間期的暗面。
改編自小說《自殺俱樂部》(Der Selbstmörder-Klub, 1999;阿諾.梅耶.祖.庫英多夫〔Arno Meyer zu Küingdorf〕著)的《少年根特的煩惱》,並非這個案件第一次搬上銀幕。早在一九二九年,也就是案件爆發後兩年,描述此事的電影《粉飾青春》(Geschminkte Jugend, 1929;暫譯)便出爐了。不過無論這個故事被拍過幾次,我們這個時代最紅的兩位德國男演員奧古斯特.迪赫(August Diehl)與丹尼爾.布魯(Daniel Brühl),美貌顛峰期在尤塔.波曼(Jutta Pohlmann)如夢似幻運鏡下演出的《少年根特的煩惱》,鐵定是最悅目的一部。
青春啊、悅目啊!藝術史課堂上,保羅與所處的威瑪時代是包浩斯的年代,是表現主義盛行的年代,是戰間期藝術表現力大爆發的一環。後來我讀了彼得.蓋伊(Peter Gay)的《威瑪文化》(Weimar Culture: The Outsider as Insider, 1968),書上寫這是個崇拜死亡的年代,一個夾在兩次大戰中、背負著不平等條約與賠款,年輕人不知所為何來、不知將往何處去,追尋著自己也很混亂的意見領袖,最後奔向墳塚的年代。
年輕的烏托邦是築在沙上的塔樓,根本不需要搖晃,它自己會傾倒。
天下無不散的筵席
二○一一年初,於金馬奇幻影展手冊初見《浩氣蓋山河》(Il Gattopardo, 1963)的譯名,還以為會是部壯美動人的史詩片,好萊塢同時代的《萬夫莫敵》(Spartacus, 1960)那樣。直到正片開始播放,我才驚覺自己把維斯康堤(Luchino Visconti)這個加入共產黨的貴族想得也忒簡單了——
《浩氣蓋山河》固然有不遜於好萊塢史詩鉅片的戰爭、舞會大場面,然而敘述的故事既不「蓋山河」也沒有「浩氣」;沒有誰為國家而死,也沒有誰為理想而犧牲。這世上無論平民或貴族,命運往往都不由自主。對要以手絹掩平民體臭的西西里貴族而言,義大利終於統一成為新的王國,便代表美好時代即將逝去,他們不得不跟暴發戶打交道,好挽回頹勢。
美國影星畢.蘭卡斯特(Burt Lancaster)飾演的主角薩利納親王風度翩翩,聲音是楚浮十年後在《日以作夜》(La nuit américaine, 1973)中嘲諷的義大利電影配音(本片三位主演的母語都不是義大利語),台詞也與《日以作夜》同樣充斥令人失笑的酸民式語句——
「在床上總裝得和聖女一樣,總唸著萬福瑪麗亞。我和她生了七個小孩,也沒看過她肚臍,我需要告解嗎?」妓院尋歡隔日被神父質問,親王這麼為自己辯護。(後來有好些親王公式化在床上親王妃的畫面,王妃手上總拿著串念珠!)
「神父,你看慣了赤裸的靈魂,對你而言赤裸的身體又算什麼呢?」神父欲告訴親王其女告解內容,卻遇上親王出浴,親王如此打趣。(親王還提醒神父要多洗澡,又在他離開後噴香水消臭。)
「火花是短暫的,灰燼卻是永恆。」親王笑談女兒與外甥唐克雷迪不可能成婚時,回想起自己的婚姻,帶上這一句。
「跟死神一樣,從不食言。」親王如此形容王室助學。
當親王問保皇派友人齊丘,鎮長的女兒安潔莉卡如何?若是兩家聯姻……齊丘竟答說:「讓她墜入情網是征服,娶進門是投降。」(不過親王後來還是去跟鎮長談親事了,兩人的身高差頗噴飯。)
舞會中親王見到一群在休息區的床跳上跳下、毫無氣質的女孩,道:「像群猴子一樣,老想爬上樹露屁股給大家看。」又說:「表兄妹結婚對改善人類品種毫無幫助。」
以上種種毒舌,顯然是拉丁民族的特徵!(感謝當年金馬奇幻影展的優秀翻譯。)因為這些「錦句」以及荒謬的畫面鋪陳,當青春無敵但手頭空空的親王外甥唐克雷迪(亞蘭.德倫〔Alain Delon〕)與不黯禮節的暴發戶之女安潔莉卡(克勞蒂雅.卡汀娜〔Claudia Cardinale〕飾)墜入情網,觀眾感覺到的不是甜美,而是辛辣的諷刺——唐克雷迪清楚意識到聖女般的表妹康綺塔作為貴族的頹勢,而改搭上多金女。
這部穿插「作票」(鎮長作票,所以鎮民百分之百贊成義大利統一)、「拍子不對」(鎮長演講,一斷句,樂隊就以為他講完而奏樂)、「人性本色」(唐克雷迪與表弟笑鎮長俗氣,但一見他女兒美貌就啞然)等等愚行的作品,讓全場一路笑到尾,最後看著親王從舞會獨自走回家的背影,思及其所言:「我們是豹(原片名直譯便是「豹」),是獅子,但終將被豺狼取代。」大約觀眾都想拍案叫絕吧。
我實在太著迷於這部電影,於是沒幾天我就特地到梅花戲院看《洛可兄弟》(Rocco e i suoi fratelli, 1960),幾年後又在金馬影展看了《陽光普照》(Plein soleil, 1960)!亞蘭.德倫年輕時那張臉堪稱無瑕,維斯康堤跟克萊曼(René Clément)是多迷戀他,才能拍出絕美的天使洛可與惡魔雷普利啊!當然,這幾部片的成功,除了畫面,配樂亦功不可沒——以《殉情記》(Romeo and Juliet, 1968)與《教父》(God Father, 1972)聞名的義大利作曲家尼諾.羅塔(Nino Rota),無論是歌劇序曲般大氣的《浩氣蓋山河》開場、《洛可兄弟》裡的手風琴舞曲或是感傷的《陽光普照》曼陀鈴主旋律,都輕易撩動觀眾的情緒。
電影總提醒我們,世間沒有永遠的權貴,也沒有不散的宴席。若說《浩氣蓋山河》在講貴族沒落,《日以作夜》是跟大片廠制度說再見,自《新天堂樂園》(Nuovo Cinema Paradiso, 1988)以來,也有不少電影在追索「電影院」的黃金時代。
二○○八年,我翻看金馬影展手冊後,見「新天堂樂園」這關鍵字,便決定去看三枝健起導演的《獵戶座的散場電影》(オリオン座からの招待状,2007)。故事以電影院為背景,固然與《新天堂樂園》有相似處,男女主角宮澤理惠與加瀨亮演起說不出口的曖昧也很投入,但破碎的敘事讓人一直很想看手錶,這就離《新天堂樂園》帶來的感動與專注相差甚遠。
儘管《獵戶座的散場電影》不如預期,我亦不能否認,老式電影院的黃昏確實是個感傷而動人的題材,就像楚浮《日以作夜》談到大片場的末路那樣。然而在楚浮拍攝《日以作夜》或托那多利開拍《新天堂樂園》時,誰又想像得到藍幕與數位放映技術呢?IMAX銀幕的連鎖電影院一家家開幕,放的不是加大的膠捲,而是龐大的高解析度檔案,且由於播放機器的發達,今日不僅有「家庭電影院」,拿支手機隨處都是電影院。
天下固無不散的筵席,不過永遠有下一場饗宴等待人們開席。不知道這是命運的諷刺,還是女神的微笑,而被動的我只有接受了。
也看金馬影展
之一 黃金時代再見
.相關文章
.最新消息
留言列表